如果長期月經來臨不適,不少人會使用避孕藥調經,避孕藥副作用卻一直都是婦女們擔心的問題。今日COSMED會透過近期兩則大熱網上風波,為大家解構不同種類的避孕藥及探討避孕藥副作用的問題。
避孕藥的功能除了避孕之外,也有調經作用。早前,日本就發生了一個和避孕藥有關的風波,引起熱議。
根據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編譯,指出:「一則女高中生的推文在短時間內獲得六萬人轉推(retweet)。」「請聽我說,現役女高中生會吃避孕藥(ピル=pill)。希望不要再有偏見了。前陣子,健教課上老師說:『我想在妳們裡面應該沒有人在吃(避孕藥)。』聽到老師這麼說覺得悲從中來,吃避孕藥並不是只有「避孕」,是幫助同學減輕生理痛楚的。」
生理期的經痛,一直是困擾許多女性的問題,每個人的狀況也大不相同,有些人靠著熱敷或止痛藥即可改善,有些人則痛得在床上打滾,甚至走路也感乏力,有些女生就會服用避孕藥來減輕痛楚。
避孕藥種類
避孕丸的種類,大致分為三種,分別是「口服避孕丸」、「口服混合性避孕丸」和「單一荷爾蒙避孕丸」。
避孕藥的功能除了避孕之外,也有調經作用,不過同樣會有副作用。
「口服避孕丸」
如正確和持續地服用是非常可靠(超過99%有效)和具可逆性的,口服避孕丸含有荷爾蒙,大多數的口服避孕丸屬非處方藥物,而那些用於治療粉刺的口服避孕丸則屬處方藥物。然而,口服避孕丸應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,並且須就是否適合繼續使用口服避孕丸,定期由醫護專業人員進行評估(每年至少一次)。
「口服混合性避孕丸」
通常含有兩種荷爾蒙,即雌激素和黃體酮。雌激素和黃體酮抑制卵巢釋放卵子。避孕丸除用於預防懷孕,也用於治療月經失調如經痛和子宮內膜異位。含有非雄激素黃體酮(如環丙孕酮)常用於治療婦女的粉刺,而這些婦女也同時需要避孕。
口服混合性避孕丸通常服用21日,隨後7日無須服用,接着便可服用下一包避孕丸。有些包裝可能有7粒不具活性成分的藥丸,因而令服用者不用計算無須服用避孕丸的日數。
「單一荷爾蒙避孕丸」
只含有一種荷爾蒙,即合成黃體酮。所有單一荷爾蒙避孕丸都可令子宮頸黏液變得黏厚,從而阻礙精子輸送和保持子宮內膜較薄,以營造不利於受精卵植入子宮的環境。此外,單一荷爾蒙避孕丸抑制卵巢釋放卵子,但這作用因不同的單一荷爾蒙避孕丸而有異。現時,香港巿面上的單一荷爾蒙避孕丸只有去氧孕烯。與口服混合性避孕丸不同,單一荷爾蒙避孕丸可每天連續服用,而且可在月經週期中任何一天開始服用,前提是該名婦女並不懷孕。單一荷爾蒙避孕丸每天應該於同一時間服用。
含去氧孕烯的單一荷爾蒙避孕丸如正確和持續地服用是非常可靠的(超過99%有效)。不適合服用雌激素的婦女通常會服用單一荷爾蒙避孕丸,包括餵哺母乳的婦女、年紀較大的婦女、吸煙量較高的婦女,以及患有高血壓、心瓣疾病和糖尿病的婦女。
避孕藥副作用
好多女生都會喜歡服用避孕藥來避孕或減輕生理性痛楚,但都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,去年27歲的Fabiana帖文「反對服用避孕藥」,她力斥服用避孕藥後令她承受了不少副作用。Fabiana稱自己二十多歲時服用避孕藥,初時沒有想過藥物會為她帶來任何問題,但不久她就情緒上變得反覆不定、喜怒無常;之後,她跟身邊的女性朋友傾談時,就發現女性朋友們都有這個經歷,都是因為服用避孕藥而令到情緒起伏不定。
不同的避孕藥是有不同的副作用,例如「口服混合性避孕丸」的「常見副作用」就有噁心、嘔吐乳房痛楚、體重增加、水腫、性慾改變、頭痛、情緒變化、頭暈、抑鬱、高血壓、肺部和腿部的血管栓塞等等。服用避孕藥後會出現何種副作用?這都很視乎個人體質,因人而異。
其實現時,有不同的避孕方法可供使用,除了避孕丸外,還有避孕植入/注射劑、避孕貼、子宮環、絕育手術、避孕套和子宮帽/子宮頸隔膜等。選擇避孕方法時,須視乎各項因素而定,最好是向家庭醫生諮詢一下,才決定用那種避孕方法。
去年27歲的Fabiana帖文「反對服用避孕藥」,她力斥服用避孕藥後令她承受了不少副作用。